本文献自2013年起陸續用於余汝信著作《香港,1967》、光波24電子平臺電子雜誌《向左向右》,明報、明报月刊文章,罗恩惠紀錄片《消失的檔案》、程翔著《六七暴动始末 解读吴荻舟》以及詳述吴荻舟一生的纪实文学《芦荡小舟》(连载中)等,网络媒体也多有引用。
1967年4月至8月的工作筆記(略称六七筆記)
關於六七筆記的說明:
1.吳荻舟(1907-1992)1930年加入中共,曾在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坐牢近8年,出獄後投身抗戰;1946年輾轉香港、新加坡工作;1948年至1962年在香港歷任招商局顧問、《文匯報》社長、港澳工委常委等職;1962年調北京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簡稱“外辦”)港澳組副組長。香港“六七暴動”期間,1967年5月26日,周恩來指示在北京成立“反英抗暴”聯合辦公室,吴荻舟任群眾鬥爭組組長。不过由於執行極左路線不力,1967年8月中旬他被停職,1969年11月下放到寧夏勞動改造。1979年平反,1992年因心臟病在北京去世。詳見“吳荻舟年表”。
2.本篇是吳荻舟在1967年4月至8月的工作筆記打字稿,簡稱“六七筆記”(原件見本網站“文獻原件”),除了開頭的幾篇外,其餘都是當時處理香港“67暴動”期間的會議記錄(有時一天會有多次記錄),極有研究價值,自2013年起部分資料陸續用於光波24電子平臺的電子雜誌《向左向右》,明報月刊,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六七暴动始末 解读吴荻舟》以及詳述其一生的紀實文學《蘆蕩小舟的故事》(連載中)。
3.()內紅字是整理者所加,另有少量(筆者注),以方便閱讀。因水平有限,有些內容需要讀者自行翻查更多資料解讀、佐證。歡迎交換資料。
4.六七筆記原件個別日期排列有不按時序的情況,估計是吳荻舟有時匆忙翻開一頁就記的原因,這裡按日期排列,以便閱讀。
4月20日
人民日報關於批判“修養”十點提綱
1、批判脫離階級鬥爭,亡黨亡國的修養論
2、批判資本主義復辟的宣言書
3、批判唯心主義的修養論
4、修養是個人野心家的寫照
5、批判公私融合論
6、徹底粉碎奴隸主義
7、在階鬥路線中糾正錯誤思想
8、修養為叛徒創造理論根據
9、反對“左”傾教條主義的目的何在!
10、人的階級性是棵大毒草
4月24日
謝:關於陳總,在外頭說“都是實事求是”,陳總,在一月廿四日以後,還是說了許多錯誤,就目前的情況看,至少是看支流多,起來揭,就是起猛擊一掌(的作用)。
6次談話,都是起了撥冷水作用。這點陳總本人也承認。
至目前為止,外辦同志還是實事求是。
在外辦的領導同志,還是看風扯帆,像氣象臺。
高:黑手也伸到外事口,雖然總的方針政策,是主席制定,但也受到干擾。這只有靠外辦同志來揭發。這是亮相的實際表現,不是為亮,而是站在那(哪)個司令部的問題。
陳在文革中,的確是犯了不少錯誤。
戰到隊(戰鬥隊)同志,也要兩革。
王甲之:竟有人歪曲情去總理處反映,將來如總理作出不符事實的結論,是要追。
李:我們有一個困難,對情況又不清楚,說多了是投機,說少了是保守。總理那裡的會又沒有開完。
“這是資產階級的人事學的做法,不相信群眾路線的革命路線的做法,即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做法,不是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反動路線的解決矛盾的做法。”
“背後究竟是什麼值得研究。”
“還是怕字當頭的,怕革命,怕丟烏紗帽。”
“毛主席說在這次運動中,自己教育自己,你批判陳總的錯誤,也是自己亮觀點的,自己檢查自己的做法。”
“首先(要進一步開展外辦)要批判李一氓這種思想。這是對党、對毛主席親自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不負責的,對運動的壓制思想。”
“即使有種活思想,也不應要總理來改變革命總部的計劃,可以直接向革命組織談。”
主動站出來,支持群眾的革命的運動,帶頭革命。
陳總:1. 對赫禿(赫魯曉夫)下臺,和新修(修正主義)的估計樂觀,說赫下是搞不下去了,新修(修正主義)不能不好些。
批評我們在港澳宣傳社會主義,學毛著,認為是愚蠢,左得可愛,左得可恨,要我少搞鬥爭,少搞政治學生(習),思想改(造),要利(用)海外條件,學一門外語,紅專。
90%組織起來,也不解放,但,並不是不要學習和改造。
你們要慎重,××還可能復職的。
一次小會上點馬進的名,說他過去既不向我會報,張于(政治部主任)寫章汗夫大字報,是催命。
那次小會上要大家多找他。
5月6日
26/5.聯辦:港澳辦公室今天成立(筆者注:全稱“反迫害聯合辦公室”,中共為應對六七暴動成立的臨時機構,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任主任)。負群眾鬥爭組(吳荻舟負責群眾鬥爭組)。
必須突出政治,突出毛澤東思想,吃透政策方針和下面的情況,只要是吃透群眾的鬥爭情緒,和摸透主客觀的力量,中間情況。
每天必須瞭解鬥爭情況。
謝壽天:我行24—25被提1190萬元。(筆者注:謝壽天時任中國銀行副總經理)
存(存款)4月底13億:美
僑、 ״
1、22/5國K2、3千混進隊伍(筆者注:吳荻舟使用一些速記符號,此處K代表國民黨,其他有M代表美國,E代表英國,HK代表香港,A代表共產黨等),照相,對群眾威脅很大。
銀行也有動搖的,3、40個。
2、敵人的論點:
①7億外貿外匯一年。
②要用HK搞國際革命。
③有一百萬解放時逃出來的,是右,是統治者的社會基礎。
④先鋒隊是有,後備隊未組成。
⑤文化大革命,不能兼顧。
結論搞大也如此,小也如此,搞大以後好,小搞以後不好辦。所以
3、問題
①有動搖的。
②罷工工資少了,如何?
③電車停工一小時,用了三天。傳達慢如何辦?
④繼續上升如何?升到什麼情(程)度?
⑤勝利的把握不大,還未考慮到如何辦?
4、HK(筆者注:指港英)下步如何做?
①繼續高壓?
②造制輿論?
③組織阿飛隊。
④放出(動用)K。
5、目前我的做法(指左派力量)
①必須打勝,群眾鬥志很高,發展很快。
②有十萬工人(有組織的),可動員5萬,共15萬。
③有廣大的反英群眾,小販。
④全60萬中輕重工人43萬,店員十多萬。
63個工會,會員十萬,加外(另外)
海員4.5萬,工會會員2.3萬
政軍醫4千人(共1萬)
九龍巴士5千,(共9千)
香港巴士1千多,
小汽車,大貨6千人(1萬)
電車1千7百
中華、香港3千
電話1千,(5千)
基本群眾:漁民 8萬
煤氣
基本群眾:徒置區70萬
基本群眾:木屋區40萬
大澳
大埔
長洲
中小學生5萬
K號稱70個工會
工人3萬
HK人口分佈:香(港)150萬,九(龍)150,新界60,其他約10-15萬(漁民,海上人)合370-80萬。
5月24日
24/5 總理聽會報。(筆者注:此日期可能是27/5之誤,因為下面第一點提及5月26日發生的事)
以下是工、城兩委彙報後指示:
1、“大屠殺”26/5還出現,是不合符毛澤東思想的。
2、既不和英打一仗,又不準備收回香港,那末,強調過頭。
3、重新批評“來人未見”,“不會彙報”便走,“報紙報導過火”“大屠殺”。
4、問如不接受,你們如何辦?
5、“問題我們的底都亮給他,他的底我們摸不著。”
6、朱談到敵人的看法,和估我不解放,要搞世界革命時,總理“那也不一不定,中央下決心的問題。”
7、“文匯”“大公”和國內差不多了。內外有別,在HK還是要的。(對報紙目前的做法)
8、“把HK搞成紅彤彤的”的形勢,你們考慮嗎?一切照國內做行嗎?
9、“喇叭停了”既然還是要聽他的命令那就不如不做在前面。
10、馬士榮:“要堅持”,總(總理):“你考慮到他會封銀行?你這話衝口而出。”“錯了就要改”。
11、“如果HK的命令還要聽的話,我們就要考慮做不做。”“佈置工作,就先得考慮後果”。
12、朱:“喇叭並未撤”,如果再有(22)(22日)的類似集會,還可能播。
13、“這是策略性做法”
14、“你們怕右”“現在喇叭三天不響不更右,型左實右”“我們還是不打無備的仗”
14、“談到警告性罷工,總理說,這好。這是合乎毛主席的思想的,這是出其不意的(語錄88頁)打仗。”
15、“在人的統治下,總是‘有利有理,有節’即使要收回,也要選定時機。”“要出其不意的一擊(舉了反擊印度)”
“流動的喇叭”還可以。
16、如何能實現四條?
朱,①宣傳(“重要,既要注意人民的要求,照顧HK宣傳政策與國內不同,國內是上下夾擊,只要打得准,那一定勝。HK是不是一小撮,而是本就是資本主義道路,所以宣傳攻勢要不同,不要脫離群眾。既要照顧群眾,又要不使群眾厭倦。”
18、司徒說到“要多采運動戰”,總理認為對,(舉群眾的“麻雀戰”)可以持久,可以打擊的威信。
19、目前不能(楊彙報工委的計畫)低下來,不能示弱,避免群眾情緒下降。22/5上午鬥爭後,機關單位,被捕143,下午為了不示弱又搞了他一陣,就轉到不定時的罷工、怠工。幾天來,形勢起了一定的威脅。但總結了一下,覺得①還不是以壓倒22/5,②打不痛。
後來 ①交通 ②海員。
20、問了全面的力量。
21、批評了廣州大會二處開。
22、工會的保衛戰問題,文鬥與武鬥之間的區分。①蔣幫②線防暴隊③實彈上來,如何?(人民戰爭(借用))
23、總理問了反迫委員會的幾個正副主任後,說“全面捅出來了”,準備大搞,未先料前途,如何?應計算幾種可能。你們都只想到一個前途。
24、現在迫著中央上馬的太多。
25、事先不多設想。……話又說“天不會塌下來”
24、情況還要進一步研究,“路邊藏槍”不可能這樣。
25、總不能失敗。(筆者注:原文如此,有兩個24、25)
廣州開了一個分裂會,最卜路(暴露)。
英藉 31000多人、
美藉 4500多人、
軍 卡克1旅,英藉1旅,7千多
員警 “1.2萬”。
後備 “2千”
特種防卜(暴)“6百”
補充(△△飛)600,海軍11只,共1100人。
總理對方案的補充意見
1、鬥爭為了長期工作創造更好的條件。
2、在鬥爭中加強政策教育,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十個同志起得有了)
3、士氣可鼓不可泄,要因勢利導。
敵我友力量的變化
1、敵人的社會基礎
他們有些社會基礎,如逃出去的地富反壞、高級知識份子,和解放初期逃港的蔣幫的軍、警、憲、和文職人員、黑社會。但十多年已有重大變化。
吊頸嶺(調景嶺)的1萬多人,已有很多轉化為工人,思想起變化,有些已接近我們,不是全部是他們控制得了的。
經過1956年的九卜(暴)事件黑社會已為港英控制,和碰了壁,已有很大的減縮。
K的工會,一人數少,二、內部矛盾大,洪海潮和何康的矛盾在這次事件中表面很突出,洪主抓(主張)搞我們,何不滿。
④E警內也有矛盾,主壓和反主壓的分歧。(很主要)
⑤HKE的學校學生,他們是上層子弟多,雖有,不能控制,而且變化,也很大。
(澳門的勝利是我們的壓力下,內部軍方和警方的關係,起了矛盾即,警壓軍接受投降。)
⑥防暴隊總數600,分5個隊。
6月6日
6/6(52號簡報)
一、據安子介(紗業鉅商):香港資本大量外流,銀行存款銳降,多數變為黃金、美鈔,套往外國,市面銀根緊縮,一般對放賬都抱戒心:
日商(近來)對制衣廠供應原料,幾乎全部停止放賬。
二、滙豐主任級的人員透露,22/5以後,滙豐被(未?)提現金達六億多元。目前該行總存款已減少了十億多元。客戶提款最多的一天共達1.8億元,英國人
對此甚為警惶失措,總行目前現鈔只存一億多元。
為了應付局勢進一步惡化,倫敦於月前運來一些尚未發行的新鈔,存庫數字不詳。輔政司限制,此庫新鈔每日不能發出超過800萬元。
三、滙豐把原定燒毀的爛鈔,又發出來使用,過去發給恒生銀行,供擠兌用的一千萬元爛鈔,也收回來用。
四、恒生經理利國偉(利銘澤的侄子)說:目前不少銀行對新帳戶不放款,老帳戶照舊,恒生基本不放賬了。滙豐暫照舊。
又說,我銀行過去每日購1000萬英磅,現已停止購買。他估計有幾個原因:一、我銀行儲備減少,二、我儲備到一定時候,一起購進,使滙豐措手不及,三、我資金用在鬥爭上,無法再購英磅,四、從其他地方購買,但此種可能性不大。
日本人對事件前途的看法中,有一點可以參考:
英可能采外交途徑,讓步可能是把交回HK的期限提早。這次英聯邦事務部首席次官來港,是搜集HK的情況和資料,以提供倫敦作中英談判之用。
日本人說,“HK的老樣,不會也不能保持得很長了。”
又說,英獲確息,我不會收回HK,所以敢演習,(這點可以考慮我暫不抗議,但,出其不意,當其演習越入我界,以突襲俘之。)
又、我北京對英代辦的示威,和英代辦處的中國工人復工,說明我不再採取再進一步的行動了,HKE升級。我們也不會升級了。
罷市商人思三種①誠心誠意,②半心半意,③3心2意,
6/6 × 國領事反映
戴:①估不到香港問題立刻引起北京這樣重視,一向HK問題附屬於廣東,澳門事件的解決是由廣東解決的,現在北京這樣重視,事情就很難辦了。②北京毛林占優,周是能左右政局的,現在摸不到周的態度,③社論是不是周的意見,無從知道,為此非常苦惱。④左派人士要發展毛澤東思想,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也無從而知,這點更是頭痛的事。(據說戴這幾天非常苦悶。)
工商業仍可照常,
××國領事:如發展毛思(毛澤東思想),還是可以的,
要戴禁止美蔣活動,不接受美蔣一切要求,都是可以做得到的。戴最怕低頭之後,一切工商業都不准經營,等於中國大陸一樣,那又何必低頭,只有最後一戰,即是沒有辦法的。
6月7日
7/6 總理的指示(對方案)
兩不改為“不主動……”“不馬上提出……”
考慮今年內,搞幾高潮,有起有落,有主有從,有高有低,波浪前進,迫使他低頭。
6月12日
12/6
1.解放部長一級做決定的問題。
2.決定對遞解出境的方針。
3.解決加速反映情況問題。
4.解決加強宣傳問題。
5.解決國內群眾鬥爭配合問題。
6.情況全面向上反映(列印)。
7.省港大罷工“42週(年)”幾年問題。
9.(筆者注:原文沒有8)澳門搞電台問題。
10.派人下去。
11.中央文革派人來辦公室。
12.一千萬問題。
13.送殯問題。
6月14日
14/6
關於12/6遞出境27人的看法:
1、對我表態。“蔣邦企圖搞是非,對我不好(所謂的心理作戰一火花電臺)”,本來早破案,選到今天執行,故疑。
2、準備也遞解我人員,以此來搞平衡。
3、以遞K分子來恫嚇我們的群眾。
4、K分子在此時要搞事,以此壓K。
總之,看來還是“怕”我。敵人的話要聽,但要會聽。敵人做的事要看,但要會看。否則,會受到干擾。
14/6
1、工委抓。
2、下去瞭解情況,如要找下線,羅桂波參加。
3、總指揮部中以工委代表掛帥。(鐘提)
4、派兩人下去。(歐陽,鄭)
5、我問如發生指揮與工委意見不同時,工委是否定指揮部的意見呢,還是同時報上來由總理決定?鐘說,“工委不能要兩個意見上報,不應在指揮部上又加一層領導”,並以雙手比加一層。意思就是指揮部上就是北京。
6、我彙報總理指示關於××的業務領導,成立三人小組,但,錢未弄清是否包括平時業(務),如包括,與原擬的三條有不符。鐘意,“還是要廖負責,廖未撤,未罷,當然是廖。只有鬥爭的業務,都向羅彙報,平時業務,向廖請示。”
我說三思XX。後來向錢再報,同意。
【錢,指錢嘉東(錢家棟)。】
6月16日
16/6
HK對6.3社論的反映:
① 我不會全心支持,②可能拖幾個月,不放香港,③5.22後我改變戰術,采象徵性罷工,小而令人頭痛。
又,警方新措施,個別遇襲可開槍集體不實彈,好推到個人行動,以便推卸責任。
在放人中放了K特與黑社會有關係的人,企圖以K控制黑社會分子。
四、就業工人(1966.5估計)
全港就業工人 1532,100人
中 製造業 339,400人
商業員工 167,400人
建築 127,900人
農漁 112,600人
交通 111,100人
公共服務性 24,400人
礦工 20,700人
其它 21,300人
工會 我 63個
10人
蔣 60個
3萬人。
中間工會 50個
其他 60個
英國在港利益
資產:
工業1億(全HK總16.5億)
航業公司 12家 1.6億
(全HK4億港元)
鐵路累積資金 5,090萬元
航空公司 12家
倉庫 4家
公用事業 8家
銀行 3家
英每年純利7.13億美元(1964)
其內 財政收益 3.16億美元
英商利潤 2.63億美元
英本土資本家貿易、保險利潤 1.34億
此外美元外匯 1.1億
美在HK投資 6.5億(1964)
中(國) 工業 0.85億
商 3.45億
公用事業 2.20億
對外貿易
入港 出港
中國 222.300千萬 5.879千萬
台 14.321千萬 7.546千萬
美 89.602千萬 175.325千萬
英 83.140千萬 84.772
日 151.300千萬 34.854
澳 17.714千萬 13.445
印尼 11.265千萬 25.500
菲 1.898千 5.916
泰 24.351 10.900
西德
16/6
英1200人,尼泊爾兵1700人,士氣低落,他們月薪2-300元,工作繁重,備受英藉軍官和士兵的侮辱。他們對我國的強大和我國給予尼泊爾無私的援助有所認識。有些尼泊爾兵:“中國好,毛主席幫助尼泊爾建設!有許多人,期滿,不續,望早回。
16/6HK△△教會領導人作最壞準備,要應付長期戒△△△△△△△△△(筆者注:此處多個三角是對原件無法分辨)
6月19日
19/6如何對HK關廠,全體解雇,先開除頭頭,和積子(積極分子),其他同意接受登記。
估計:
1、應說是勝利的
①已多年未行動過,十七年都是克制,被動一改,而能如此,是經得起考驗。
②已給敵人很大的打擊,敵人的高壓下,堅持繼續打擊。
③敵人許多措施,法令之一再頒發,實施有限,怕為主,至今除煤汽外,其他不敢鎮壓,而煤汽不但未壓下,反而堅持,它的“滅點打面”是失敗了。
2、為什麼出殯不能在這個基礎上搞一次嚴重的政治較量? 我看有兩點:①對這次行動的意義和目的性還不理解,②對群眾的信心不足,因此,派小組下去。
①搞幾個問題明天發下去。
①推遲出殯。
②強調這次的意義。
只有針鋒對等才不敢壓。
放手發動群眾,不應把勝利條件放在軍事行動上。
長期和速戰的結合。
6月21日
21/6
張×告了一仗(狀):關於指揮部。
6月22日
6/22 討論
港督通過利××(筆者注:指利銘澤)私下詢問費、王、高(筆者注:指大公報社長費彝民、中華總商會會長王寬城以及中華總商會名譽會長高卓雄),是否願受政治庇護,還是願被驅逐出境。
提出指揮部的問題。
6月26日
6/26
1、期租一律不去HK。
2、什麼貨去,什麼貨不去,要下面提出意見。[希望劃個杠杠]
3、轉口貨不去了。
4、希望有一個統一指揮。
5、瓜果船也不去,要工委和中南局。
6、計劃、方針要抄發外貿交通及地方(廣東、廣西、福建、交通部、海運局)。
26/6
1、皇仁、真光,不要孤立行動,要隨大流,只要不單獨搞一套,就不會暴露。請速通知下去,如皇仁、真光這樣做,反突出和暴露了自己,如果是我們佈置的話,要馬上糾正。
2、強調統一領導,同意指揮部關於塑膠工會的鬥爭小結提出的意見。
綜合18號簡報
6月27日
27/6 提出討論的問(題)
1、送大米問題,結論請3萬噸,分批以各省市人民送,第一批以廣東省4千萬人民名義送。估計港英要阻攔,一定有鬥爭,可能讓步接受,可能一定不讓送,政治上港英總是被動。還討論到這不致是經濟主義問題。
2、對英機越境問題,建議還是提抗議。
3、關於港井(港警)突擊檢查崔、王問題,決提照會,連其他搜捕事一起掃。
4、提出700打蔗刀問題,我認為這不應搞,還是要搞文鬥,但,先摸清情況。
5、廣州革命群眾告軍管會事,我同意老郭意見,由革命派按大聯合的精神,講點大道理。
資料:1966年英資貨運:
1966年到港6775只次,9,231,537重噸,中英資輪占1703只次,
運港6791只次,貨2950760重噸,中英資船1702只次,即英資占進出口貨運1/4。(怡和,太古,鐵行,邊行,太平洋行和天祥洋行)
27/6 外貿彙報
1、24日起已亂,29起水陸停4天,3/7起再發貨。
每月出口鮮活貨1千萬美元。每日170多卡。27/6止,豬已在深圳停17000只,超保和。
2、利用HK轉口1億5.6千萬美元。部分可以改國內,或到別埠轉,只有對泰、菲、馬等一定要由HK轉。
3、日常必需品,一般下降50%,以上三項主要是①項的困難大,如能起卸,可能還擴占一些外國貨市場。所以有幾個問題:
1、要明確方針,有利於鬥爭,(華潤來電提出“糧油食品必要時可以作為經濟制裁HK”。)就要保持原有供應。李先念同意“保證應供”(供應)。
2、經濟服從政治,如果就是要作為一個壓力,就是要抵制,那外貿方面沒有意見,外貿方面另作佈置。
如是如此,就要通知各口岸停運,或就地處理了。
羅:
1、政策是應保證供應的,這點意見是一致的,決不會以此來抵制。
2、目前的問題,我看是:
①購買力下降,市場
轉運和疏散問題。
敵人的反措施如火車頭不過來。
3、造成這個現象的:
①未想到會出現─
罷工發動的太匆忙。
群眾思想和政策。
我:由鬥委會組織運輸隊,髹上鬥委會運輸車,或輪批
5、“為了極積支援我們的抗暴鬥爭,,請速供應700打甘蔗刀。”我暫止於深圳。(筆者注:原文為藍字,估計是處理之後加註)
6月28日
28/6 姜海彙報
1、自十三日起開槍多,人多處開,人少處開,而且都是我們抗議、聲明、號外時就開,看來敵人是瘋狂的。
2、總理的話調子低,26/6的照會又回到五條上去?
3、油麻地小輪在罷工中最差,廿四罷工,很多單位23/6就罷,有準備,所以比較好,油麻①沒有找工會的人,②沒有準備好,所以差,未離船就被便衣控制。
4、目前的問題是要把罷工堅持下去,海運是關鍵。⑴1、現在要著重抓思想工作,統一由指揮部抓,我們(指張等)認為這是很好的。⑵2、組織形式要改變。⑶學生也下去,⑷機關抽出3分之一下去,⑸市郊,⑹3、開展各區的(徙置區),搞抗議遊行,培僑已在校道上搞了。⑺4、宣傳上要攻勢,政策界限 。⑻5、罷工受到破壞就要有行動,必要時採取強制手段,搞破壞如截斷電車天線。⑼6、國貨公司優待罷工工人,⑽7、罷市,本來要放後,考慮到有的罷有的不罷有平衡,罷後,再由鬥委會聲明,⑾8、出殯。⑿三個具體問題:一、檢查,二、武鬥(來信),三、⒀9、強領導(小組談)。⒁10、沙頭角有200人到了我方,現未回去,如何辦?(筆者注:這裡有兩套數字,估計是吳荻舟記錄會議內容後整理為10點,做記號方便匯報,可查看文獻原件,第二套數字是後來寫在上角的。)
總結:①如何堅持下去,現在敵人加強鎮壓,對中落工人威脅很大,要考慮武鬥。
②敵人抓主要的,次要的活動,它不大管。
28/6 總理指示
1、掛像章,不要具形式,易卜(暴)露,在反動統治下,卜(暴)露了力量,HK不同,是自己的領土,隨時可以收回,緬甸就不同,要有人敢站出來說話,是多聽廣播學主席思想,不更好嗎?
緬甸人民要就應加以保護,不應送了,(這次送一次就三萬)連這點都不加以區別,就不是毛澤東思想了。
28/6
長期鬥爭。政治鬥爭,當地鬥爭的方針不變。
為了堅持罷工,①加強政治思想工作,②放手發動群眾,③物貿支持,④武裝自己,⑤邊境邊界,⑥破壞敵方工業設備。
為此,我認為:我們辦公室,必須建立:①長期思想,②要沉得住氣,③要敢於作戰和善於作戰,④敢抓政策方針。
28/6 5.6以來HK經濟
1、銀行存戶提取15億元以上占總存四分之一。其中滙豐被提取約近10億元。
30/6 辦公會
1、核心未建立起來,細談深研不夠,問題研究未透就做決定。
2、有熱頭腦。
7月7日
7/7 情況
1、目前加入港警的人更少,退出多,如最近有批新入的華籍警衛退職。
2、最近從英雇了五名警察,手續已辦好,但現在宣佈不幹,一名英籍水警司畢架,五日突然退回月薪四千多元回去英國。
3、港九邊境各區華籍員警現已全部調離,改由英警幫辦接替。
建議:
① 加強對華警的工作,加強政策宣傳,對華警宣傳。
② 加強民族思想的宣傳。
重點抓海運系統,長期下去。
對吊景嶺(调景岭)如何做工作。
7月8日
8/7 新界群眾工作情況
1、大埔區共80個村,連市區共5萬人。該區已成立“鬥委會”約3千人已組織起來;青年參加學習毛著的有2-300人。
2、元朗橫台村,老遊擊區,村民3千人。我們在這裡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元朗區已成立各界鬥委會。
3、沙頭角,村民7-800人,已成立“鬥委會”群眾發動較好。
4、西貢區3萬人,已有“鬥委會”,領導權在李秉禮手中,未有中、下層農、漁民參加。該區屬下十余村,目前只個別村有些工作,已組織3百餘名中、小學生。
5、荃灣區23萬人,其中工人4萬人,主要是紗廠。原蔣幫勢力較大,近年來已有較大的變化。我影響的工人已有一萬二千餘人,其中積子10%已成了(成立)各業鬥委會。
6、長洲,是新界成立鬥委會最早的,下農、漁、青年鬥爭情緒較高。但領導有怕字當頭。
7、上水:60多名公共汽車工人和印刷廠工人成立了鬥委會。
我建議:漁民要起來,此起彼落,E力不足,不能應付,疲之,並減市區壓力。
8、粉嶺附近20多個村已有5個村發動了,
總之,HKE在新界只能控重點市鎮,對農村則不很嚴密,有充分發動群眾的便利。
2/7止,罷工情況
一、 海運
① 9龍倉 80%
② 理貨 90%=80%
③ 起落貨 75%<80%
④ 拖輪的兩區碼頭變化。
二、交通
①九巴 90%
②九的 50%
③九貨 20%
④港巴 罷工人不變,但,開車多了。
⑤港的,下降到40%。
⑥港貨,80%。
⑦電車 下降50%(人數)出車上升70%。
三、海塢
①九塢 80% 1800人
②太塢 罷降1200→1000
電力①無變化,但電力供40萬度降日30萬度(中華)。
2、港燈(總755人,罷240人,占32%)
英在港收益
一、港英財政 4.23億
中其(其中):
財政盈餘0.12億港元,
負擔英在港軍費0.68億,
海塢地皮收入0.18億,
公職人員工資0.93億,
償付建機場0.03億,
發展貸款收入0.35億,
彩票 0.03億,
在海外存款息(27.28億),
利 1.91億
二、金融 2.86億
其中:
貨幣發行總(18.52億)利1.30億,英商銀行存放收益1.06億,英商銀行經營英鎊收益0.05億元。
三、貿易
英貨輸港收益2.47億,對英出口貿易收益1.33億,其他線貿易收益3.13億。
四、公用事業0.55億
五、航運0.38億。
六、航空0.57億。
七、工業0.10億。
八、保險0.07億。
九、房地0.13億。
十、石油0.21億
十一、電影0.10億。
十二、其他企業0.19億。
1966年英在港經濟收益總計16.23億港元。
請下面辦
1、經濟導報,1023起多5份。
2、大公、文匯、新晚、週末多寄3份。
3、反迫害語錄100條,書簽。
4、每天情況提高,不要重複,只要罷工的情況,英美的態度,要兩份南華早報、虎報、星報、政府憲報。
5、綜合簡報6期關於新界專題性的報導好,以後多。
6、語錄多要一些。
7、一定要抓好交通。
8、高夢槐(海運局副局長)
7月10日
10/7 要四處:
1、注意徙置區群眾的活動。
2、各界動起來已開始,但也僅在開始。
3、開展反關、反打的鬥爭(監內外)(监狱内外)
4、加強沙頭角鬥爭的政治影響。
5、不在邊界開闢一戰場。
10/7 辦公會
1、未到談判的時機:主談派雖已屈服了,低氣焰了,但,還要把親美派的氣焰還未打下去,未到,而且,我們這次鬥爭的目標:充分發動群眾,壯大進步力量,保障中國人民活學活用毛著,宣傳毛澤東宣傳的權利,形成浩浩蕩蕩的革命隊伍,改變五月以前的形勢的條件和可能性,即要通過長期鬥爭教育群眾。還未做夠。
2、邊界活動目的是支援主戰場,推動主戰場,不能把主裡搞喧賓奪主。
形勢分析
一、敵人對我的底,3/6、10/6社論後起了變化:
①對不解放的看法,有動搖。
②已經感到現在北京在抓了,楊二次來京,一次回去幾被拒,公開發電話……。而且形勢在發展。
③看來要擴大了。
二、HK的做法:
①基本上還是維持原有的“堅定而克制”的:大字報未進一步搞,未
②重點打擊,10/6以前,滅點重視,10/6以後沒有,現在也如此。
③打擊我機構力量的顧慮有發展,還是不想把問題升到北京,
這一段暴露了許多矛盾。
取締大字報本來是針對我機構,遞解出境也只放空氣,封報館也未實行,還是不敢擴大的。
三、幾個階段的鬥爭:
1、大字報的鬥爭,初對我機構,後改對天星等官方機構,對煽動有解釋。
2、打、抓、搶、封。現在看來,還是怕擴大,未達控制,雖滅點的點上升級,搞銀者,效果也好,內部有意見,不敢擴大。
大罷工後,未敢輕舉妄動。
3、關廠開除,也未進一步擴大。
總之:“大字報壓不下,罷工壓不下,封不敢擴大,遞出(遞解出境)未做,還是被動應付,公開暴路了分歧。”
“遠東評論”的社論看出來HK內部有分歧。
赫內斯為代表的要硬,但,這社論,不敢擴大。
吳:我同意陳的分析:現在這次官定的調子“堅定克制”,未變,摸到了一些,但,新的決策未定,戴回去與此有關。
葉:
一、從經濟上看,政治上看,這段鬥爭是勝利的。
二、從罷工發展不平衡,是由於思想工作未做好,這是主要矛盾:
牛奶全體,堅持,海事處80%,工務也有60%,煤汽80%,天星80%,這些都是好的,郵電,衛生,水務較差。
三、HK的政策,看來還未改變堅定克制,但,也增加了一些內容:“作為地方事件”。
四、在HK看來有效的做法
①抓人,骨幹、負責人,通輯。
②關廠除人。
③滅點打點。
五、存在的問題
①思想未一致。
②組織還有缺點。
③對敵人、對自己的力量未掌握,港督
六、如何貫徹針鋒相對:
①要多設想一些鬥爭方法。
②鬥爭的堅苦性要看到。
③要做到到處衝擊它。
④要充分發動群眾,做思想工作(不要依賴祖國)。
⑤單打一的鬥爭是疲憊不了敵人。
羅:
一、解決幾個思想問題
1、長期鬥爭思想:準備長期鬥爭,爭取早點解決,半年,或三幾個月。
2、政治鬥爭,當地群眾鬥爭,配合強有力的外交和宣傳鬥爭的方針,不是依賴解放軍。
3、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能自解自(自己解放自己)。
4、針鋒相對的鬥爭思想。
5、不打無準備的仗,不打無把握的仗,打則必勝。
二、關於鬥爭的問題
1、不能單打一,除罷工之外,還要配合各種各樣的鬥爭。
因此發揮群眾的創造性,要做到,就要善於領導。
三、正確認識當前的大好形勢
1、一個多月的鬥爭取得了不少勝利,暴露敵人許多弱點。
2、另一方面要看到HK群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還是易於發動的,愛國思想很濃的。鬥爭是英勇的。
3、對祖國強大的支援,要看到大好形勢。
四、組織領導
1、統一思想,統一領導,一致領導。
五、對敵人的一些具體政策:
1、蔣幫會不會出來?
2、敢於出動軍隊大屠殺?
3、滅點打面如何對付?
4、關廠、除人,登記如何對?
5、出境、抓人如何辦?
六、統一領導與掛帥問題
第二次高潮
20個工會 4000人
摩總 3000 躉 800
港巴 1700 均益 400
九巴 7000
電車 1700 貨倉搬運 200
油麻地 1800 港燈 3000
九龍倉 1500 中華電力 4000
海陸理貨 1000 港電話 5000
輪船起卸貨 1600 太古塢 3000
港九小輪 800 九龍塢 3000
貨輪 500 紡織染 5000
九龍摩托 1000
共:46000
打50%:23000
23/6被打的工人 諸永山 30歲左右
美利用香港(1966)軍用
1、美艦390艘次。
2、美海軍上岸25萬人。
3、侵越美軍輪流到HK,休假者5萬餘人。
4、搜購大量侵越軍火、武器經HK轉運。美在HK特設“南越軍需部”,在HK進行搜購,軍用物資。
5、美在HK設廠生產武器部件和軍用燃料。
6、美在HK共有廠商700余家,投資已達1億余美元。
7、HK對美出口(不包括轉口)16億餘港元,占總出口的35%,居首位,美對HK轉出9億港元,順差7億餘港元。
農村較有基礎的有:
1、大埔區80個村,5萬人。已有鬥委會。
2、元朗橫臺山,3000人。(有)
3、沙頭角7,800人。(有)
4、西貢區3萬。(有)
5、荃灣23萬人,工人4萬,已成工人鬥委會。
6、長洲,下層漁民差點,主要負責人“怕”。
7、上水,成立了,粉嶺,20多個村已發動了5個。
落後:教會、官立學校
1、羅富國、英皇、侵信會書院、聖加羅中學、金文泰中學、屁理羅士女校、香港工專,和香港大學。
以上都成立(鬥委會)。
7月24日
24/7 與林通了一次電話,提了幾個問題。
① 瞭解海員罷工的情況,對海運的影響多大?
② 為了打擊美侵越的軍運,問在港越的船,能控制多少?
海員罷工堅持下去,有無困難?
大搜捕,有多大損失(當時傳說戴帶了500名單,內部又說積子(積極分子)名單集中在工會)
林提告訴鄭,我說好。
貿易上配合
把機器進口(1億中主要是有色金屬)
7月27日
27/7 美在港經濟收益總計7.02億港元,計:
一、貿易4.10億:美貨輸港2.32億,港貨輸美收益1.61億,轉口貨輸美收益0.17億,二、工業1.46億,三、銀行0.13億,四、石油0.63億,五、航運0.31億,六、電影0.18億、七、旅遊0.14億,八、保險0.05億,九、股票0.02億。以上材料,說明美在港經濟收益比軍事作用明△(筆者注:三角為分辨不出的字)
HK面積人口
1、 總面積1031.1平方公里(398.25平方英里) 1856年鴉片戰爭 北京1898年又
其中 香港 75.1平方公里(29平英)
九龍 9.7平方公里(3.75平英)
新界 946.3平方公里(365.5平英)
2、總人口 3,800,000人(1966估計)
中國人 99%以上
英籍 31000人
美籍 4500人
其他 6000人
3、階層分析
無產階級 85萬人(包家屬135萬)
中 現代工業 59萬人
其他城市無產者22萬
農村、水上雇工4萬人
農民 27-30萬人
漁民 8.4萬人
4、城市小資 40萬人
文員 15萬人
店員 10萬人
小商販 10萬人
中小教師 4萬人
圖片14 中下層自由職業者1萬人
5、資產階級 10萬人
高知 4千人
買辦 1千人
封建地主 1萬人
圖片15
6、遊民 6萬人
(其中黑社會 3萬人)
7、其他 15萬人
對過去鬥爭的看法
1、過去對英鬥爭是右的,鬥爭也是不狠,小勝便滿足了。
2、過去對大資產階級也是右的。
3、對基本群眾不做工作,過去只做那些上層統戰工作。
這次鬥爭出現的好事
1、 有一隊好像是學生的群眾,約一萬人,自動組織一個宣傳隊,由中國銀行到灣仔時報,工商做了一個飛行集會。專搞時報、工商、警署,……
2、 大公、文匯增6萬,新晚15萬,商報20萬。
3、 培僑200多,新華社十多,貿易100多,進入鑼灣警署,大寫標語,
領導及其他問題
1、 決定和傳達問題,決定和貫徹問題。現在要二天,甚至下面不行。
2、 英文報問題。
3、 對22/5鬥爭的看法。
4、 運動中要講政策,敢於戰,還要善於戰。
5、 此起彼僕的組織動員工作不能太短,但,要保熱,有意識走向高潮。
7、 領導組織(司令部)如何適應鬥爭要求?
6、 團結對敵
7、 最終目的是經過鬥爭達到更有利於長期充分利用HK。
8、 領導主次的問題。
9、 長期、較長期罷工鬥爭的物質條件。
10、自衛反擊。
11、究竟通過這個鬥爭要達到什麼(比如外交代表),最高什麼?最低什麼?搞臭英,更好利用。
12、我們已密切注意吃像章、“語錄”、頭髮、增加非(筆者注:不明白所指,當時有傳港英迫害被捕人士,被捕人士鬥爭要求改善待遇)。
13、利用“文摘”搞鬥爭的英文宣傳。
14、捕810/815人:判470人,無罪放33人,保16人,尚有285/290人未定(待訊)。
情報
1、 蔣中將
2、 美領館難民移民官艾倫。
3、 英政治部的官員,中共控制HK,不會收回香港,英國也有如此要求。
4、 軍事演
5、
1、九龍倉45萬長屯、太古4.6萬,罷工二周,光倉租損失2千萬至3千萬。
2、據工商日報報導,11/5-22/5旅遊業損失1.6億元。
3、第一個高潮要補助5千人,要100萬元。
第二個高潮 25萬人,500萬元。
第二個高潮 工人40
農10
漁5 100萬
學25
小販20
7月28日
28/7
美對HK出口9億餘港元(66)港對美16億餘港元,比差7億,所以港英對美依賴大。
說明美對HK有發言權,港E要聽它的。對我反美鬥爭,英采什麼態度,可見。
8月8日
8/8 批判李一氓大會
1、他的檢查並未觸及靈魂,思想上就是不願改造自己,事實都不敢承認。
①他是老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總理:“一到緊急關頭,就政治動搖”。)
原因是①從來就沒有改造自己,不是中途變質。新四軍時就臨陣脫逃過,緬甸時贊成奈溫的“社會主義”,文革時怕得要死。
1、輕率從事
1.5.22行動,無事先通知。
2.7/6政府部門罷工,6/6才通知。
2、不夠遊擊。
3、肯定的說,出殯不在五日舉行。